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教务处等科室的持续推动下,我校“阅 知 行”教师读书活动持续深化。为打破家校沟通壁垒,将优质教育理念从教师群体延伸至家庭场景,我校教师综合组加理化生组教师阅读团队以《非暴力沟通》为核心载体,在深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主动搭建家校学习桥梁。
11月4日,第四期“阅知行”读书活动线下分享会顺利开展,C2303班田畅宇妈妈陈聪慧受邀为分享嘉宾,与教师、家长齐聚一堂,用专业理论与真实案例,解锁家校共育与亲子沟通的“温暖密码”。
活动伊始,在主持人阳颜梅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生命树”自我介绍,教师与家长以“姓名+作为一棵植物(是什么,为什么?)+我带来的礼物(如倾听、包容、空杯的心.....)”的形式分享自我,通过这种打破常规的自我介绍模式,老师和家长们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觉察,现场氛围在真诚的表达中逐渐升温,为后续的理念传递奠定了共情基础。
随后,C2303班田畅宇妈妈陈聪慧女士围绕《非暴力沟通》展开分享,她聚焦“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用“理论+实例”的方式让抽象概念变得可学可用。 用自己亲子沟通案例进行现身说法,引发全场共鸣。陈女士还原了“孩子没胃口不想吃饭”的两种应对方式:暴力沟通下,家长的“你肯定吃了零食”会引发孩子反驳,陷入对抗僵局;而非暴力沟通中,以“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步骤来表达,效果就不一样。“你说没胃口(观察),妈妈担心你(感受),希望你健康(需要),能和妈妈说说原因吗(请求)”的表达,却能让孩子感受到关心,主动敞开心扉。真实的场景让教师与家长深受触动,在坐的家长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沟通中践行新方法。
最后,教务处主任乔栋进行了总结讲话,用课堂讲座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关键词做了总结陈词:我“观察”到了家长们努力更新家教理念、创新育人方法的好现象,“感受”到了家长渴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孩子培养质量的迫切愿望,“需要”我们坦诚合作,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合作育人共识,此次活动既是我校教师阅读团队成果辐射的重要实践,也是家校共育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请求”家长和学校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坚持正面鼓励,正面宣传,以读书活动等平台为纽带,推动教师与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同频、在育人行动上同步,让非暴力沟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暖心纽带”,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充满理解与尊重的成长空间。(撰稿:阳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