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今天能参加我校“青春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教职工座谈会。今天我将从历史上的五四运动和新时代五四精神的理解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历史上的五四运动
让我们一起回到100年前1919年的5月4日,那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派出了14万华工支援协约国一方作战。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主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列强却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战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 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等多地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就是新在一个新的阶级——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
二、新时代五四精神的理解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五四精神是什么?历史教科书的解释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爱国精神(这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敢于斗争、不拍牺牲的革命精神;追求科学、民主、真理的精神等。
作为青年教师,我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是:
1、爱国从爱校开始,从爱岗敬业开始。记得刚进入贺龙体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教育是个良心工程”,我也一直把学校领导的这句教诲牢记于心。从教以来我一直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安排,心怀学校,在学校老师短缺的情况下我兼任过政治、幼儿教育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政治经济与社会等非本专业课程安排,最多的时候涉及3个年级3个科目的教学。
2、追求科学、真理、进步的精神,我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一直坚持浏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历史学科网站,购买了《全球通史》、《大国崛起》等优秀书籍;坚持走出去,积极参加了如湖南省培高中历史骨干教师远程研修、长沙市直初中历史教师岗位培训等业务培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课堂;还每年参加了《基本素养公务能力培训》等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获得通过。历史学科在初中起着传承文明、启迪人生的突出作用。任职以来,我潜心一线教学,共带领了6届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摸索既符合中考要求有适合体校特色的历史教学道路。并主动承担了多次政史地教研组的校内公开课,广受好评。
3、积极探索、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从2008年毕业至今,共担任过71班、82班、92班共3届初中班主任。除产假哺乳期外,10年时间8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建设上,我严格管理,以身作则,扎扎实实开展班级工作。重视班委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实行操行分管理制度,具体量化考核学生常规表现,树立了“讲正气、讲学习”的良好班风。要求学生每天7点50前进教室早读,这个习惯我自己也坚持了8年。所带的3个班级从未出现重大违纪行为,也无安全事故。71班被评为“长沙市优秀班集体”。重竞技92班学生活泼好动,管理难度大,但92班课堂纪律好,作业完成率高,学生流失率低,班风正,凝聚力强。每学期平均能获得12-13次流动红旗,在学校考试成绩、常规评比、运动会、足球赛、学科知识竞赛中92班学生均是年级的佼佼者。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发扬五四精神,做敢于奋斗的教师,在基层教育一线,助力学生成长,真正实现“青春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