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信任与鼓励,我得以有机会在这里代表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作一个简短的发言。一九九七年八月末,我来到贺龙体校工作,至今已历二十三个寒暑。在这里,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从机房管理到信息技术教学,从班主任到信息中心,每一个岗位每一步脚印都浸透着我的青春和汗水,也见证了我自己的成长。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学校从事着IT相关的工作,曾经有领导问过我,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信息中心的工作?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其实也曾经思考过很久,信息中心的岗位是一个技术岗位,但是却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岗位,在这里,不但要求我们有着较为全面的计算机以及网络和其它弱电相关知识,还需要有非常强的快速学习,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服务意识和表达沟通的技巧,一旦从事这份工作,也许一辈子你就会在这个岗位上,也许很难有评高级职称的机会,也许要常常面对误解,也许不会有表扬,甚至没有人关注,除非你热爱,否则你忍受不了日复一日的平淡和乏味。
记得刚刚接手这个岗位的时候,我一个人守着学校的网络,一大堆服务器,几十个教室的中控设备,几百台计算机以及无数的广播设备和弱电设备,应付着随之而来的无穷无尽的故障和一天数轮的黑客攻击,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和孤独。尤其是随着学校门禁和一卡通的开通,因为是初代系统,设备和软件并不太成熟,繁重的卡务工作和频繁出现的BUG以及安全问题几乎让我应接不暇,幸亏学校的领导及时了解了我的困境,成立了信息中心,并在我的建议下调配了周扬同志来与我一同工作,还将很大一部分维修任务分担出去,使我能保障各项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还能有精力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信息中心的工作,不能以工作强度来衡量,自从成立那一天起,它的职能就是为全校教职工服务。我们是幕后的影子,当大家每天用各种应用软件畅游在互联网上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守护。只有当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才会想起向我们进行故障申报,我们需要及时对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并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每天上班,我们都会把手机放在身边,电话响起的第一时间,我们一定要出现在出现故障的教室或者是办公室,能排除的简单故障现场排除,不能立刻排除的故障联系维修公司尽快排除,有时候还要在“电脑都修不好,还是搞计算机的人”的质疑中露出无奈的苦笑和歉意。计算机其实是一门综合学科,会软件的不一定会硬件,会硬件的不一定会网络,甚至即便是软件和硬件、网络这些分类之中都还有更详细的分类,不一定能相通,也不一定都会,而信息中心的工作,要求我们不一定要精通但必须都会,而且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也是所有知识门类当中,更新速度最快的,因此,我不得不将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上。虽然我们不能立即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始终牢记我是管理服务者,我们一直默默地守护,不需要大家记得,只希望一切安好。
上学期期末,学校全面开始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我们的智慧校园建设和其他学校的略有不同,投资更大,功能更强,在进行设计时,着眼于减轻教职工的重复劳动,并希望能将学校教学、训练和办公提供数据支持。在设计之初,依据我以往在教学、班主任、行政岗位以及长年从事柔道裁判工作的经历,同时虚心请教各位同仁,在他们耐心解答和指导的基础上,对学校在学生管理、教学、训练、行政办公、后勤等各个方面开展信息化整合,建设真正的智慧化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前处在第一阶段物联网和学生管理的建设阶段,后一段还将对学校的教学和训练进行信息化整合,建立完整的教学、训练资源库,并希望实现教师备课、智能出卷、阅卷和试卷分析、课堂教学AI分析,以及运动训练的大数据支持,实时数据监测、智能化行政办公等,最大程度的减轻教师教练和广大职工的重复劳动,使广大教职工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训练、科研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上。
我希望,当智慧校园建设完成后,我们每一位教职工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为学校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和汗水都能被如实记录下来并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将为所有教职工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今天,我有幸被评为优秀管理工作者,其实不是我本人有多优秀,而是我有任劳任怨,为适应岗位不断刻苦学习的同事,有理解我,宽容我的老师教练,有时刻提醒我,帮助我,并且毫无保留支持我的各科室领导,还有信任我,给我舞台任我发挥的学校领导,所有荣誉归于与我一起并肩战斗,共同工作和努力的伙伴们,他们才是我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荣誉仅代表过去,我将以今天为新的起点,始终牢记我的岗位职责,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