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的季节,雷锋精神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温暖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3月份来,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通过建立党委部署、团委牵头、班级联动的三级工作机制,以“新时代·新雷锋·新风尚”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思政教育与劳动实践同频共振,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活动,为校园及社会注入了温暖的正能量。
第一部分 现场仪式:吹响学雷锋集结号
3月3日上午,活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卢海泉副校长发表动员讲话,强调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与价值,号召全体师生弘扬雷锋精神,共创美好校园。3月17日,校党委罗文军书记为“龙腾志愿服务队”授旗,学生代表带领全体志愿者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
学习雷锋现场授旗仪式
第二部分 多维实践: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
实践一:讲述心声,雷锋精神内化于心
3月19日,学校成功举办了“我心中的雷锋”主题演讲活动,活动中,10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心中的雷锋。同学们精彩的表现,不仅是他们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在一次充满意义的实践。
“我心中的雷锋”演讲比赛
实践二:立足校园,雷锋精神外化于行
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以来,各班立足校园实际,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设计黑板报等展现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传承。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化身校园“活雷锋”,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 主题班会:各班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表示要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校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雷锋”主题班会
• 设计出版黑板报:各班级围绕主题精心设计黑板报,通过雷锋生平、班级学雷锋计划等板块,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学雷锋”主题黑板报
• 海报征集:活动期间,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设计出一张张创意十足、寓意深远的海报。这些海报不仅展示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和名言警句,更融入了同学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一份份精美的海报,承载着同学们对雷锋同志的敬爱之情。
“学雷锋”海报征集
• 健身房小教练:学雷锋健身小教练活动也备受欢迎。体育专业的同学们化身小教练,利用课余时间教授同学们健身知识,带领老师们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健身小教练们扎实的专业、敬业的态度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健身房小教练
• 图书馆图书整理:学雷锋之图书馆整理图书活动同样意义非凡。G2301班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来,义务对图书馆的书籍进行了分类、整理、归架。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感受到了珍惜图书、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
收纳整理小能手
• 校园美育护航者:在校园美育活动艺术节期间,G2405班的同学们化身校园“大力士”,积极为本次活动承担了大量的幕后工作,确保了各班合唱比赛、集体舞蹈的成功录制。瞧他们,笨重的T台,哪里需要哪里搬,热火朝天,干劲儿十足!
校园美育护航者
• 校园清洁行动:“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一声令下,同学们手持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就开始了对校园内的卫生死角彻底的清理。后山、凉亭、下水沟,到处都是“小雷锋”们的身影。
校园清洁小卫士
实践三:走出校园,服务社会送温暖
学习雷锋的活动,不仅在校园内热火朝天,校园外的雷锋实践也温暖感人。G2304班走进小蜗牛成长中心,为脑瘫儿童提供义务康复训练;G2307班在康怡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包饺子;C2403班自发为住院同学补习功课,用行动诠释“互助友爱”。C2303班、G2301班、G2303班同学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清扫,为整洁的马路、优美的社区环境奉献力量。同学们温暖的行动不仅展现了少年们良好的担当,更为学校的美好形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G2304 关爱脑瘫儿童,传递社会温暖
情暖夕阳 爱驻心间
情暖病房 共助成长
净化社区环境
第三部分 总结表彰: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3月24日,学雷锋月闭幕式暨总结表彰会在学校田径场举行。学生科、校团委根据本次活动要求,对各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评分,评选了11名“优秀组织奖”并进行了颁奖。
“创新学雷锋”班级行动评比结果
“新时代、新雷锋、新风尚”学雷锋活动优秀组织奖
校团委张旋书记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希望同学们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让奉献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风尚。”活动成果也将纳入期末班级考核,激励常态化志愿服务开展。
“我心中的雷锋”演讲比赛获奖选手合影
优秀组织奖班级代表合影
三月春风暖,雷锋薪火传。随着学雷锋月闭幕式暨总结表彰会的圆满落幕,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的“新时代·新雷锋·新风尚”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雷锋精神的传承永不止步,它已深深植根于每位师生的心中,成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深化品牌建设,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引领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撰稿:张玲)